欢迎光临高技能人才网-最权威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启航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公告
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这一奋斗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那么,我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内涵有哪些,又该怎么理解?我省基本实现现代化课题研究江苏工作组组长、省统

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这一奋斗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那么,我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内涵有哪些,又该怎么理解?我省基本实现现代化课题研究江苏工作组组长、省统计局局长朱晓明进行了深度解读。

  “第二个率先”更是质的跨越

  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党代会报告中指出,第二个率先不仅是第一个率先量的提升,更是质的跨越。为什么这样说?朱晓明结合我省制定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了剖析。

  从经济发展指标看,在以前的小康指标体系中只有4项指标,而在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增加到了9项。增加的指标包括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这些指标都体现了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是一种质的跨越。

  从人民生活指标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小康指标的2.4万元提升到10万元,城市化水平由原来的55%提高到68%,这些都是量的提升。在质的跨越方面,小康指标中住房全部用面积来衡量,现代化指标中则衡量住房成套比例,体现了居住水平的提高;小康指标中在居民出行方面,考察的是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现代化指标中则考察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镇村公共交通开通率;原来用电话、电脑拥有量来考量居民信息化普及程度,现在则用每千人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来考量。此外,现代化指标中还加入了人均预期寿命这一项,这是一个国际社会公认的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和医疗水平的综合指标,也体现了质的跨越。

  从社会发展指标看,小康指标中要求的是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现代化指标中提的则是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并增加了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和高技能人员数这两项指标,体现了对人力资源水平要求的提升。原来提的是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城乡村(居)民依法自治达标率,现在提的则是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法治和平安建设水平、和谐社区建设水平,这是一种很大的改变,也属于质的跨越。

  在生态环境指标方面,现代化指标中不仅单位GDP能耗指标是新增的,还增加了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三类以上地表水比例等老百姓能够感受到的环境质量指标,这些都体现了质的跨越。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

  许多读者注意到,罗志军书记在描述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时,在“现代化”之前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社会主义”等定语,同时强调它是一个“过程”以及“历史进程”。这又该如何理解?

  朱晓明认为,罗志军书记之所以这样表述,就在于现代化具有基本的衡量尺度和演进发展的一般规律,国际上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但是,现代化又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特殊性。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历史背景存在差异,决定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推进路径、生活方式明显不同,各国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因此,我们没有完全照搬国外的指标体系。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又立足基本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且,江苏的现代化是在国家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下建设的,是以国家的基本制度作为根本支撑,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个性特点。”

  为什么说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朱晓明解释,现代化的历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不断提升的过程。江苏的现代化具有它的阶段性特征,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在同步提高。

  为什么现代化又是一个“历史进程”?朱晓明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个历史进程。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它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所以,罗志军书记在论述我省现代化的目标内涵时用了四个“显著提升”,而没有讲最终结果如何如何,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现代化之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发展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提升、社会文明和谐程度显著提升”。罗志军书记用这四句话精辟概括了我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内涵。朱晓明阐述了这四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尤其要注意的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突出创新驱动,而使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什么,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民生福祉,这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要坚持改革发展的成果让老百姓共享,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不是局部地区的,而是强调发展的协调性,这里包括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同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天蓝、水清、地绿、整洁的良好生态环境。此外,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建设也必须同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管理机制更趋完善,社会安定有序、诚信友爱、文明和谐、充满活力,这又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但经济建设是龙头,没有经济的增长就没有‘蛋糕’可分。”朱晓明强调。

  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基本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朱晓明解释,对整个中国而言,我们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不同地区发展进程有先有后,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并不排除某些地区率先发展、局部突起,这是与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相吻合的。所以,我们实现现代化提的是“基本”,并没有提“全面”。因为在发展水平上,我们是以中等发达国家为参照,而没有参照发达国家的要求,这也是符合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的。

                                          ------------国家高技能人才网

友情链接